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擁有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一個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 ,一個國家台站網等4個國家級平台 ,各類省部級重點平台基地20餘個 。 現有職工600餘人 ,其中院士3人 、傑青13人 ,各類國家 、科學院 、省部級人才佔比60%以上 。2017年至今 ,在精密測量領域承擔了數十項重大重點項目 ,其中 ,國家戰略先導專項(2.5億元)1項 、重點研發計劃12項 、各類重大儀器研製專項10餘項 。精密探測技術和儀器已成為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滿足國家需求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優勢領域方向 。 ...
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是由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始建於1958年) 、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始建於1957年)融合組建而成 ,是湖北省首個中國科學院創新研究院 。 回望來時路 ,崢嶸六十載 。在方俊 、王天眷 、張承修 、李鈞 、李國平 、丁夏畦 、許厚澤 、葉朝輝等老一輩科學家的帶領下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歷經幾代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開拓創新 ,解決了一系列事關國家全局的重大科...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立足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 ,面向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 ,發揮多學科交叉優勢 ,開展原子頻標與精密測量物理 、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 、綜合定位導航授時 、腦科學與重大疾病以及多學科交叉的數學計算等研究 ,促進以原子頻標 、原子干涉 、核磁共振 、重力測量 、地震探測等精密測量技術為核心的學科發展 ,形成精密原子 、精密分子 、精密地球三...
8月22日上午 ,陳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成立3周年暨院士科普工作室座談會在武漢醫學會召開 。會議上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孝平 、桂建芳 、鄧子新 、孫和平 、丁漢 、徐紅星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經南等7位院士 ,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 ,聯名向全國兩院院士和科技工作者發出倡議 ,號召廣大院士和科技工作者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學與中國」回信指示精神 。
院士健康科普產品深受群眾喜愛
陳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成立近3年來 ,共完成《院士開講 :全民健康課》36期 ,近60位醫界大咖進行權威健康科普宣講 ,深受群眾喜愛與追捧 。
《健康武漢在行動》《健康武漢》被評為2021年度全國廣播影視業「最受觀眾青睞節目」;科普系列讀物《院士開講 :全民健康課》獲2023年度全國工會職工書屋優選圖書 、2022年度醫師報 、中國醫藥衛生文化協會「醫界好書」特別推薦等30多項榮譽 。
院士領銜講科普成武漢獨特風景
在陳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的影響下 ,在武漢市科協大力推進下 ,目前 ,武漢市已相繼建成桂建芳 、劉經南 、鄧子新 、孫和平 、丁漢 、徐紅星等7個以院士命名的科普工作室 ,發揮院士的領銜帶動作用 ,推動科學精神的普及和科學家精神的傳播 。
「積極投身科普事業 ,把所學回報社會 ,把科學交給人民 ,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貢獻智慧和力量……」此次聯名發出倡議的7位院士 ,就是武漢市7家院士科普工作室的領銜院士 。
3年時間裏 ,堅持「科協引導 、院士領銜 、行業支持 、團隊協作」的基本原則 ,探索成立的7家院士科普工作室 ,涉及生命健康 、自然教育 、信息通信 、農業農村 、精密測量 、智能製造 、科學與人文等領域 ,共吸納院士23名 ,專家團隊成員752名 。採取院士開講全民健康課 、自然通識課 、周末公開課 、科普大講堂等多種形式 ,開展系列科普活動200餘場次 ,觸達人群超過3億人次 。
座談會上 ,陳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 、劉經南院士信息通信科普工作室 、孫和平院士精密測量科普工作室 、徐紅星院士科學與人文科普工作室等代表就院士科普工作室建設情況做交流發言 。會議還為陳孝平院士等7家院士科普工作室代表授「院士專家志願服務隊」隊旗 。
科學家也要敢於做「網紅」
近年來 ,武漢醫學會以打造「黨建領航匯智健康科普」黨建品牌為抓手 ,組建陳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專家志願服務隊 ,深入社區 、機關 、企業 、學校 、軍營 、革命老區等地 ,開展志願健康服務活動300餘場 ,覆蓋湖北恩施 、孝感 、荊州 、江西井岡山等14個周邊縣市 ,服務基層群眾數十萬人次 。
中國科協副主席 、書記處書記孟慶海一行參觀了陳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3年成果展 ,對工作室創新科普傳播模式與取得的社會成效高度肯定 。他還表示 ,今天7位院士發起了有力的倡議 ,在倡議之下 ,相信會有更多的院士 、科學家加入到科普工作中來 ,營造更加濃厚的科普社會化氛圍 。他認為 ,中國的文化自信不可缺少「科技內核」 ,因此科學家們要順應時代的呼喚和需求 ,除了領銜做科普 、冠名做科普 ,也要敢於做「網紅」 ,讓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科學家產生敬愛 ,將「科學家」作為自己嚮往的職業 ,這才是中國走向高水平自立自強的重要標誌 。
記者蔡燕秋 陳馨
通訊員鬍子君 林金國 王喆
媒體連結 :http://whwb.cjn.cn/html/2023-08/23/content_268004.htm
傳媒掃描
【武漢晚報】七院士在漢聯名倡議堅持科普為民
8月22日上午 ,陳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成立3周年暨院士科普工作室座談會在武漢醫學會召開 。會議上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孝平 、桂建芳 、鄧子新 、孫和平 、丁漢 、徐紅星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經南等7位院士 ,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 ,聯名向全國兩院院士和科技工作者發出倡議 ,號召廣大院士和科技工作者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學與中國」回信指示精神 。
院士健康科普產品深受群眾喜愛
陳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成立近3年來 ,共完成《院士開講 :全民健康課》36期 ,近60位醫界大咖進行權威健康科普宣講 ,深受群眾喜愛與追捧 。
《健康武漢在行動》《健康武漢》被評為2021年度全國廣播影視業「最受觀眾青睞節目」;科普系列讀物《院士開講 :全民健康課》獲2023年度全國工會職工書屋優選圖書 、2022年度醫師報 、中國醫藥衛生文化協會「醫界好書」特別推薦等30多項榮譽 。
院士領銜講科普成武漢獨特風景
在陳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的影響下 ,在武漢市科協大力推進下 ,目前 ,武漢市已相繼建成桂建芳 、劉經南 、鄧子新 、孫和平 、丁漢 、徐紅星等7個以院士命名的科普工作室 ,發揮院士的領銜帶動作用 ,推動科學精神的普及和科學家精神的傳播 。
「積極投身科普事業 ,把所學回報社會 ,把科學交給人民 ,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貢獻智慧和力量……」此次聯名發出倡議的7位院士 ,就是武漢市7家院士科普工作室的領銜院士 。
3年時間裏 ,堅持「科協引導 、院士領銜 、行業支持 、團隊協作」的基本原則 ,探索成立的7家院士科普工作室 ,涉及生命健康 、自然教育 、信息通信 、農業農村 、精密測量 、智能製造 、科學與人文等領域 ,共吸納院士23名 ,專家團隊成員752名 。採取院士開講全民健康課 、自然通識課 、周末公開課 、科普大講堂等多種形式 ,開展系列科普活動200餘場次 ,觸達人群超過3億人次 。
座談會上 ,陳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 、劉經南院士信息通信科普工作室 、孫和平院士精密測量科普工作室 、徐紅星院士科學與人文科普工作室等代表就院士科普工作室建設情況做交流發言 。會議還為陳孝平院士等7家院士科普工作室代表授「院士專家志願服務隊」隊旗 。
科學家也要敢於做「網紅」
近年來 ,武漢醫學會以打造「黨建領航匯智健康科普」黨建品牌為抓手 ,組建陳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專家志願服務隊 ,深入社區 、機關 、企業 、學校 、軍營 、革命老區等地 ,開展志願健康服務活動300餘場 ,覆蓋湖北恩施 、孝感 、荊州 、江西井岡山等14個周邊縣市 ,服務基層群眾數十萬人次 。
中國科協副主席 、書記處書記孟慶海一行參觀了陳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3年成果展 ,對工作室創新科普傳播模式與取得的社會成效高度肯定 。他還表示 ,今天7位院士發起了有力的倡議 ,在倡議之下 ,相信會有更多的院士 、科學家加入到科普工作中來 ,營造更加濃厚的科普社會化氛圍 。他認為 ,中國的文化自信不可缺少「科技內核」 ,因此科學家們要順應時代的呼喚和需求 ,除了領銜做科普 、冠名做科普 ,也要敢於做「網紅」 ,讓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科學家產生敬愛 ,將「科學家」作為自己嚮往的職業 ,這才是中國走向高水平自立自強的重要標誌 。
記者蔡燕秋 陳馨
通訊員鬍子君 林金國 王喆
媒體連結 :http://whwb.cjn.cn/html/2023-08/23/content_268004.htm